![]() ![]() |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8 |
作者:高坤俊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4/4 12:57:09 文章录入:gkjlmy8888 责任编辑:蓝星 |
|
《端 午 的 鸭 蛋》教学设计
安徽淮南舜耕中学 高坤俊 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语言上的特色,品味其中韵味和情致。 2、理解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蕴涵的人生情趣和诗意之美。 3、注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 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文章,把握文章思路。 2、探究文章写法(开头和结尾)。 3、品味文章语言特点。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 教学难点:1、探究文章写法(开头和结尾)。 2、品味文章语言特点。 教学方法: 自主、研讨、探究。 课前准备:1、预习字词,思考课后问题。 2、搜集有关汪曾祺的资料。 3、老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情境,导入新课。(传统节日---端午被韩注册---端午节之来历) 二、了解作者。 三、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端午节的风俗(1)——家乡的鸭蛋(2-3)——端午的鸭蛋(4-6) 四、学生听第一段录音,归纳文章提到的端午习俗。 “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 “放黄烟子” 吃“十二红” 五、 生分读第2、3自然段,思考: 1、咸鸭蛋很有名,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2、家乡咸鸭蛋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六、 学生默读4——6段,思考: 文章主要写了那两件事? 七、文章如此津津乐道谈论“咸鸭蛋”有意义吗?(引出文章主题,讨论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 八、三个问题: 1、题目为《端午的鸭蛋》,端午的习俗写的是否太多了? 2、有人认为结尾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与本文无关。你认为呢? 3、这篇文章语言有何特点? 九、小结全文教学:1、理清文章思路;2、探究文章写法;3;应用于写作 十、作业布置:仿写《端午的鸭蛋》表达对故乡的自豪和喜爱之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