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说“屏”》教学设计5
作者:sxq517518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8 21:22:53  文章录入:sxq517518  责任编辑:蓝星

屏”    

  陈 同 周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屏”的有关知识,理解作者对屏风的感情。

2.体会本文生动的说明语言。

3.激发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屏”的感情,理解引用的古诗词的诗意。

课时安排:一课时。

过 程 设 计

一、              导语设计

同学们听说过屏这种家具吗?还记不记得咱们在一篇文言文中曾经读到过屏。《口技》中有几句:“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撤屏视之,”在口技表演中,屏起什么作用?你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屏吗?有的人在医院里见过,在饭店里见过,在茶楼里见过。老师这里也找到了几幅屏的图片,咱们一起来欣赏欣赏。你对这些屏有什么印象?我们不难看出,屏风是一种既实用,又有艺术特色的家具。难怪屏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留下各种优美的身影。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陈从周先生是怎么说“屏”的。这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属于说明文的范畴。

、检查预习情况,多媒体展示生字词。

三、整体感知文意

学生自由放声读课文,思考:(多媒体展示)

1.什么是“屏”?文中介绍了关于“屏”的哪些知识?

2.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

1)师提问:“什么是屏?”学生用原文“屏者,障也”回答,并且解说。然后请学生找出,作者还介绍了关于屏的哪些知识,学生答出屏的功用(多媒体展示),接着梳理文章,继续要求学生寻找文章所介绍的关于屏的知识。
   学生发言后,老师明确:屏的分类和设置屏风时的注意事项,如:造型要轻巧,色彩不要伧俗,绘画要有诗意,屏的设置要注意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等方面要做到得体。总之作者用一个字来形容屏的结构功用——“巧”。
 (2) 师:“作者给我们介绍的这种造型精巧,用途广泛,历史悠久且有深刻的文化底蕴的工艺品,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它的感情如何?”
    学生回答
老师明确:“喜爱和向往。”,师引导学生继续深入理解“这种喜爱和向往之情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呢?”学生首先会在原文中寻找答案“便不禁心生向往之情”,老师继续引导:“只有这个地方可以体现出作者的感情吗?”要求学生找出直接能抒发出这种感情的句子。学生继续深入体会,找出文章中流露出作者感情的语句。“ 这是很有诗意的名词”,“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结合的文章”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这些句子都自然的流露出作者对屏的那种喜爱和向往之情。

四、研读赏析

1.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在文中找出并说明,各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2.作为科学小品文,本文在语言方面有哪些特点?请举例说明。

五、生展示并介绍自己制作的屏风。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