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 《台阶》教学设计18 | |||
| 作者:安金花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2/12 12:27:00 文章录入:goodan2005 责任编辑:蓝星 | |||
|
|
|||
台阶 题目:台阶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使用年级:八年级 1.教材简介及分析 《台阶》是一篇小说,通过描写父亲终年辛苦,积铢累寸,准备了大半辈子终于建成一栋有九级台阶的新屋,而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反映出父亲那一辈农民为提高地位,赢得尊重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同时也赞美了父亲吃苦耐劳、拼命硬干、坚忍不拔的精神,表达了亿万农民渴望提高生产力,结束农村经济极端落后的心声,回荡着时代召唤的主旋律。 2.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的具体化。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结合本单元课文及本班学生特点,我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定为: 知识能力目标: 1)、积累部分词语 2)、能谈谈父亲形象的含义 过程和方法目标: 1)、培养阅读小说的能力—— 抓住关键语句,理解内容和人物情感 2)、理解作品围绕台阶选材、安排详略等写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父亲性格中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人生 3、重点、难点的确定 这篇文章篇幅较长,虽然是自读课文,需要讨论和探讨的问题很多。主题、立意和写法均有可探讨之处,向课外拓展可供设计的点也较多,在一堂课中想面面俱到,很难做到。因此,抓主抓重,突出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大胆取舍教材,显得尤为必要。为此,我将重难点设定为: 教学难点:理解父亲形象和材料的详略安排。 4、课时安排:一课时 5教法策略 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1)诵读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认真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课下已安排了朗读,课堂上在阅读中诵读,让学生自己在读中感悟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2)情境设置法:在本节课上,充分利用课件及背景音乐展示创设情境,使学生很自然的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思想产生共鸣。 3) 研讨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自主学习的同时合作探究,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4) 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更形象、更直观,有利于理解本文主旨,同时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教学过程: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