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人生寓言》教案设计11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1/6 11:37:30  文章录入:杨志林  责任编辑:蓝星

《人生寓言(节选)》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什么是寓言,归纳寓意

2.       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探究课文,理解寓意

2.       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

教学手段:

  朗读  探究  表演  写作

教学时数: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我们经常会看到许多短小的故事,里面的主人公可能是人、狼、羊、神等等,这些故事情节往往很简单,但结尾总是给人一些启示。比如《农夫和蛇》、《狼和小羊》等等。大家都看过吗?这些文章是什么体裁呢?其实这就是寓言。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两则寓言,看看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题解:

1.关于寓言:

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素材多起源于民间传说。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3.       作者简介:

  周国平,19457月生于上海。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进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至今。主要著作有《苏联当代哲学》(合著)《尼采:在世界的转折点上》《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忧伤的情欲》《只有一个人生》《今天我活着》《爱与孤独》等,译著有《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偶像的黄昏》《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等。其散文长于用文学的形式谈哲学,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性与爱、自我、灵魂与超越等,虔诚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观照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

 

4.       题解:

本文两则寓言均是谈论人生哲理的寓言。

.检查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并释词:

审美:欣赏、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

    (jiǎo)(月亮)明亮而洁白。

    无忧无虑:没有忧愁。

    神怡(kuàng):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风韵:优美的姿态神情。

    (xī):游戏,玩耍。

    慧心:原是佛教用语,指能领悟真理的心。今泛指智慧。

    慷慨(kāng kǎi):不吝惜。

    举世无双:全世界没有第2个。

    闲适:清闲安逸。

    心痛如割:形容心里痛苦的样子。

    险象迭生:危险的现象不断出现。

    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撤销:取消。

    多愁善感:形容人感情脆弱,容易发愁或感伤。

    (bǐng):旧时称向上级或长辈告诉事情。

    (è):不幸的遭遇。

    突如其来:突然发生。

    异国他乡:外乡,外地(就做客的人而言)

(qǐ):向人乞讨。

 正色:用严肃或严厉的神色。

    落难:遭遇灾难,陷人困境。

    流落:穷困潦倒,漂泊外地。

2.口述故事情节:

提示:人物、事件、结果

 

.课文探究:

朗读《白兔和月亮》,探讨下列问题:

1.       概括课文内容:

白兔拥有月亮又放弃月亮拥有权的故事。

2.       拥有月亮前后白兔的心理有和变化?

明确:

拥有月亮以前:白兔独具审美的慧心,她爱大自然的美,尤爱皎洁的月色,无忧无虑地嬉戏,心旷神怡地赏月,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

拥有月亮以后:闲适心情一扫而光,牢牢盯着月亮,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

 

3. 为什么会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

讨论并归纳:因为白兔在拥有月亮之前,对月亮抱着发现美、欣赏美的审美态度,所以她的心情是闲适的;在拥有月亮之后,在她的眼里,月亮不再是大自然的美景,而是她的私有财产,她必须占有它,不让她的财产遭到侵犯和损害,对月亮抱着功利的态度,所以她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4. 白兔为什么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

讨论并归纳:因为白兔从她前后不同的情感体验中悟出一个道理,拥有巨大的财富并非好事,反而使她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令她紧张不安,失去了生活的乐趣,所以她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放弃对月亮的所有权。

5.       归纳寓意:

拥有巨大的财富并非好事,反而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

6. 探究质疑:文中提到“人类”,含有什么意味?

讨论并归纳:我们的主人公白兔慧心未泯,悟到拥有月亮并非好事,所以放弃了所有权。而人类则相反,总以为拥有就是幸福,无论如”何也不肯放弃既得利益,贪得无厌,如一些贪官,接收了别人的巨额贿赂,心惊胆战,惶惶不可终日,最终被举报,获得判刑坐牢的下场。可见,这话对人类有讽刺意味。

.课外延伸:

    白兔放弃月亮的拥有权后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呢?想象一下,口述它之后的生活。

 

.布置预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白兔拥有月亮本是好事,但事与愿违,最后只好放弃月亮。看来好事也会变成坏事,那坏事是是不是也会变成好事呢?你可别不信,还真有这样的事哦!一起去看看《落难的王子》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朗读课文:

1.       概括课文内容:

写王子落难后边坚强的故事。

2.       探究问题:

1.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后来为什么能够顽强地面对厄运?

 

讨论并归纳: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遭遇厄运后历尽苦难的磨练,性格坚强起来了,所以能够顽强地面对厄运。

 

2.落难之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规律吗?没有遭遇过厄运的人应该怎样培养坚韧的意志?

讨论并归纳:说“才能”,意味着只有遭遇厄运,才能战胜脆弱,别无他法了,这个规律不能成立。要培养坚韧的意志,必须自觉地寻找艰苦,在艰苦的条件下刻苦的磨炼,比如,登山、长跑,并非厄运,但是需要坚韧的意志,是可以锻炼人的。

3)归纳寓意:

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探究质疑

这则寓言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

    (1)用第一人称,“我”是落难王子的同时代人,亲眼见过王子,还有一段对话,似乎不是编造的故事,而是亲身见闻。

    (2)人物事件的极端设计。人物,是一个极端脆弱的人,拟定一个多愁善感的王子;厄运也往极端方面去编,国破家亡,又当奴隶,终成残废,行乞度日。通过落难王子之口,说出厄运使人坚强的道理。

    (3)“天哪,太可怕了……”反复三遍,第一次出自王子之口,第二次出自“我”之口,第三次是在“我”耳边响起,重复半截,略去半截,耐人寻味,厄运一旦落到自己头上怎么办,有王子的经历在前,这样的故事又好像在不断重复,对人很有启发。

.表演:

《白兔与月亮》

《落难的王子》

.小结:

两则寓言,一则写好事变成了坏事;一则写坏事变成了好事。人生道路上,大大小小的好事、坏事是经常遇到的,怎样对待好事,怎样对待坏事,两则寓言很有启发性

.编写一则寓言:

要求:

1.      寓意要深刻、具有时代意义

2.      表达要清楚、情节要简单而明了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