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聚焦对联”教案 |
作者:燕飞翔语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0/8 8:34:15 文章录入:燕飞翔语 责任编辑:蓝星 |
|
聚焦对联教案 教学目标: 1、 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 2、 了解有关的对联知识,学习拟写对联 3、 掌握对联在中考题目中的考查模式。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引入 20世纪30年代初,清华大学教授陈寅恪曾在一次考试中,别出心裁出了一个对联题,题目是上联“孙行者”。要求学生按照对联的写作格式对出下联。孙行者是孙悟空的别名,学生对这个怪题,愁眉苦展,搜肠刮肚从《西游记》找答案,什么猪八戒,沙和尚,牛魔王,等,但都得了0分,只有一个学生写了个“胡适之”得了满分,虽然这并没有标准答案“祖冲之”那样完美,但也说得过去,孙胡是姓,行冲是动词,者之是虚词。 清朝国学大师纪晓岚,他不仅学士渊博,才高八斗,而且思维敏捷,伶牙俐齿,享有“铁嘴铜牙”的美誉。同时,他也是一位对联圣手,在对联百花园里留下了许多佳话。 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对联。 二、什么是对联呢? 对联又叫对子,楹联,楹贴,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样式。常见的有春联、节日联、门联(行业联)、喜联、挽联、名胜古迹联、杂类联等。 三、对联起源。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四、对联欣赏 1、 鲲鹏展翅乾坤大 桃李争春天地宽 2、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3、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4、 岂无志者能成事,惟有志人尽读书 5、 山静松声远,秋清泉气香 五、对联的基本知识 1、 字数相等。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 词性相对。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3、 结构相应。句法结构一致。动宾对动宾。主谓对主谓。 4、 节奏相合。上下两联在哪里停顿,有几处停顿应当吻合。 5、 平仄相协。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上联贴在大门右边,下联贴在大门左边。 6、 意义相关。上下联内容上必须相互关联,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六、学习拟写对联的要求 1、 审题要细心。要写出合乎要求的对联,就不能忽视题干上明示或暗示的信息。如浙江考卷上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学问藏古今,那么下联也应围绕图书馆的特色,如知识汇中西。 2、 要合律工稳,联句要自然流畅。 3、 要善于联想和想象。 联想:花朵——美人(相似),旧习——新风(相反),园丁——桃李(相关),自然——社会人生(具体到抽象) 想象:运用比喻、拟人、象征手法,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生命,让天地万物充满灵性与灵感,让人与自要善于联想和想象。然和谐。 4、 要注重意境。上下联要作为一个整体对待,不能只注重形式,而损害其思想感情。或情景交融,或入木三分,或隽永诚挚。 七、中考对联题分析 1、 考基本对联常识。 例:2002年天津市高中招生试卷中,有这么一题:删改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使它与前面的句子组成对偶句。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临绿水的轩斋。 根据对联的有关常识,我们可以把后半句改为: 近看西北,造三间临水轩斋 改下面这副对联有明显对得不工整的地方,请做改动,使之合乎对联的要求。 登高望远见山青水绿千帆过 放歌纵酒喜暖日融泥万木春 (2003年湖北咸宁市中考题)(放歌纵酒喜日暖泥融万木春) 删改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使之对仗工整。 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改后上联: (2003年山西省中考题)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3、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的上联调整下联。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已被打乱) 红雨树边 小苑西回 一庭佳丽莺唤起 看池边绿树 此间有尧天舜日 答案: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尧天日。 2、考对名著的了解以及对对联知识的运用。 1、2002年大连市中考试卷有这样一题,有一副由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克合写的悼念鲁迅的挽联,但由于记忆模糊,上联有两字缺漏,请根据下联补全上联内容。 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 ,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从下联的最后两字可以看出,《彷徨》是鲁迅的两部著名小说集之一,另一部是《呐喊》,那么上联的最后两字应该添“呐喊” 2、请用下列部古典名著中人物的姓名或官名补全下面的回目。 ⑴__________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水浒传》) ⑵_______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三国演义》) (2002年吉林省中考题)林教头、曹操 3、据课文内容结合对联知识考查学生。 1、2002年吉林省中考试题中:请以“欧阳修与百姓同乐”为上联,联系《岳阳楼记》一文,拟一个下联。 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 《岳阳楼记》中有一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其实也是范仲淹的政治抱负,而“ 与百姓同乐”就是欧阳修的政治理想,因此下联可以拟成 :范仲淹以天下为忧 2、 翁去八百里,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3、 小石潭凄寒幽静————————岳阳楼壮美雄奇 4、通过对联考查学生文化、文学知识的积累情况。 1、2003年福州市中考试题,名胜古迹对联往往蕴涵着中国传统的文化精髓,有的对联概括了古代文人的一生,根据下列对联,联系所学的古诗文,在括号中写出相应的名胜古迹或人名。 我其仙乎吞云梦者八九,登斯楼也览气象兮万千。( )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 第一联中“登斯楼也”和“气象万千”都是《岳阳楼记》中的原句,我们可以推知写的是“岳阳搂”第二联“漱玉集”是李清照的词集,“后主”是指南唐后主李煜,她和李清照都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因此可以推断该联写的是李清照。 2、黄鹤偶乘沧海月,白云常带楚江秋( ) 3、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一览众山小人奚足算哉( ) (2003年福州市中考题) 4、草 堂 留 后 世 诗 圣 著 千 秋(杜甫) 5、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蒲松龄) 6、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范仲淹) 7、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8、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项羽、越王勾践)。 9、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宗臣之遗像,万古清高。 (诸葛亮) 10、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李白) 5、通过对联考查对名著知识的了解。 2002年北京海淀区中考试题,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 东和: 收二川: 七擒: 北拒: 排八阵: 六出:六出祁山 七擒:七擒孟获 东和:东和孙吴 北拒:北拒曹魏 收二川:收取东川、西川 排八阵:摆设八阵图 (任意答出其中两个,意思对即可) 七、对联训练 1、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老健康少健康老少健康”,“老吉祥少吉祥老少吉祥”,“出平安入平安出入平安”。 2、水浒传,传梁山好汉,杀富济贫,梁山聚义。———————————————— 西游记,记唐僧师徒,降妖捉怪,西天取经。 3、这副对联出自我们的课文《幼时记趣》 耳闻夏蚊如雷 —————————— 眼观群鹤舞空 4、楚子刻舟求剑,舟行丢剑;——————————郑人度足买履,度忘失履。 5、初中三年,你和老师建立了深厚的情感,即将毕业的你一定有很多话要对老师说,请你拟一副对联唱出心中最美的对老师的赞歌。 脉脉深情似春晖育桃李;耿耿丹心如烛光照春秋 6、九天揽月,华夏英豪驰宇宙, 。 一箭穿云,科学才子会嫦娥/三峡蓄水,炎黄子孙截江流/五洲举杯,中华儿女定乾坤 总结:这一节课我们学习对联的基本知识,初步知道拟写对联的一切方法,以及对联在中考题上出现的类型,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祖国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的理解,感受到了这一文化精髓所蕴含的丰富的精神营养,对我们提高语文知识的能力有着极大的意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