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解雪莲) |
作者:解雪莲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0/2 0:47:24 文章录入:xxl_770 责任编辑:蓝星 |
|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 065500 河北省固安县第二中学 解雪莲 6213791 个人简介:解雪莲,女,河北省固安县人,1978年12月出生。廊坊师专中文系本科毕业。中学二级教师。承担省级课题、市级课题各1项。 一、说教材: 二、 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报告文学的特点及写法。 1、通过对比手法了解罗布泊的过去与现在。分析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 2、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概括能力,学习对比和引用数据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科学理性和人文情怀。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学习情感表达的方法。 认真做好课前预习,提出疑难问题,在课堂小组讨论时尽力去解决。借助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精神。 (一)、导入 就“珍惜地球水资源,否则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的眼泪”引入课题。(既与本文主题紧密相关,又能引发学生的忧患意识,为学习文本奠定情感基础。 (二)、解题: 1、课文题目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必要的信息? 2、针对题目,你能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锻炼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也为学生学习课文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方法---从题目入手解读文本。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而不是教师提问,由教师领着走到学生自己走,由学生自己研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学会“渔”。) (三)、请学生带着以上问题阅读全文,要求: 的话概括。(带着问题阅读文本使阅读具有方向性,更有效率。为使学生的学习不 脱离文本,因此要求回答问题时先读出原文相关语句,同时为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故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由于问题较易回答 故由学生独立思考作答。) (四)、请学生齐读12、13段,分析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认识问题要深入,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深入探讨罗布泊消逝的根源有利于把握文本主旨,建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五)、写作方法探询 从写法上探究,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让学生体会到好文章有其独到的写作特点,引导学生从写法上探究文章撼人心灵的力量。 1、体味真实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更强烈。因此我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教师巡回指导。这样,从传统的“师——生”单向交流转变为“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让他们在集体中取长补短、相互启发。) (六)、美点寻踪 找出文中你认为最有感染力的语句在组内朗诵,并说说这些语句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学生分组朗诵,组内发言,小组代表在班内发言。(分组的目的是让学生各抒己见,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说话,乐于说话,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也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同时也是新课标中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的体现。) (以饱含忧患意识的发问引起学生的思考,以强烈的号召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以达成本课的人文性目标。) (八)、作业 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有关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的信息及其它类似情况的介绍,编辑手抄报。 (此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练习搜集整理有用信息,培养忧患意识,从我做起,切实行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