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三个太阳》说课稿 |
作者:顾惠婷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7/10 8:58:21 文章录入:chinesegu 责任编辑:蓝星 |
|
《三个太阳》说课稿 姚家巷中学 顾惠婷 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三个太阳》,下面,我将从课标、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设想、教学程序几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解说。 一、说课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基于这理念,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合作交流、现场采访与课文展开零距离对话,体现合作、探索的学习过程。 2、本课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讯的文体知识;揣摩准确、凝练、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现场采访、归纳总结,感悟民族的胆略和气概,崇高的南极精神,学习通讯的选材和构思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民族的胆略和气概,崇高的南极精神。 教学重点 1、学习通讯的选材和构思特点。 2、感悟民族的胆略和气概,崇高的南极精神。 教学难点: 感悟民族的胆略和气概,崇高的南极精神。 三、 说教学: 2、 采用电教平台等电教手段,扩大教学容量。 学生初学新闻这种体裁,有必要弄清楚新闻的基本特点真实性、及时性。为了便于学生尽快了解新闻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不能从知识概念切入,而从对课文内容的熟悉、主题的挖掘、写作特点的归纳,完成对通讯这种文体的认识,达到教学目的。 二、整体感知: 1.浏览课文,比一比谁能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内容。 2.请同学们合作概括课文每一部分的内容。 三、合作探究: 1.文中写了哪些“南极人”,你认为这些人具有什么精神品质? 2.南极环境如此恶劣,但这些人表现却如此优秀。能不能归纳出他们共同的精神品质? 3.你能从南极人与暴风雪的搏斗中发现“南极精神”的内涵吗? 点拨:(板书)为国争光,吃苦耐劳,团结拼搏,豪迈乐观。 四、现场采访: 女画家在南极生活了两个月回国了,请你以一名记者的身份去采访她,那么你该设计那些问题?作为女画家你又该怎样回答呢? (1)设计问题及答案 (2)活动过程:一同学扮演记者,一同学扮演女画家。 五、七嘴八舌: 女画家的壁画上,花了三个不同颜色的太阳,对这三个太阳的含义,可以有许多理解。发挥你的想象,并向同学们说说你的看法。 只要能围绕“南极”“南极人”“南极精神”说,言之有理即可。 六、通讯知识我知道! 1、通讯可以写人,也可以写事,你认为本文属于哪种?写人也离不开写事,本文写了“南极人”的哪些事?女画家在南极途中的见闻和经历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了这些事来写呢? 明确:围绕中心选材,事例典型。(通讯特点一) 2、以课文第8段的第2句为例,在学生反复朗读后提问:这里描写南极雪原壮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好在哪里?本文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试举一二例。 明确:语言生动,能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通讯特点二) 3、本文是作者采访第3次南极考察队的女画家陈雅丹的真人真事。采访于1987.1,发表于1987.4。 明确:内容真实,报道及时。(通讯特点三) 七、作业: 1.用复述的方法向家人或朋友介绍女画家在南极参加建设、抢险、画画的事迹。 2.学生抄写并积累自己喜欢或感动的句子并说出理由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