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月迹》教案设计3 |
作者:张老师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4/12 13:57:06 文章录入:张青春 责任编辑:蓝星 |
|
《月迹》教学设计 恩施市崔坝民族中学 张青春 【教学目标】: 1、 找出文中孩子们寻月的过程,赏析课文中的美句美段。 2、 品味月色的美、体验童心的纯,领会文章的主旨。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积极心态,净化心灵。 【教学重点】:品味、赏析、体验 【教学难点】:领会主旨,净化心灵 【课时】:1课时 一、 导入: 欣赏FLASH动画《美丽的星空》,然后提问:想到了什么?想说什么? (学生看图后,指名谈谈),随后引入课题《月迹》。 二、 破题: 指名说说月迹是什么意思?(月亮的踪迹) 三、 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月亮在哪些地方留下了踪影?(学生读课文,教师巡回检查。) 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集体归纳,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镜中月→杯中月→水中月→眼中月→心中月(文眼) 四、 品读 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语言进行朗读,品味。 例如:生动的: 精彩的: 深刻的: 哲理的: (学生先找出来,读、析,然后全班交流) 五、 领会主旨: 1、 孩子们为什么要追寻月迹呢? 2、 课文开头说“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而结尾却说“大家都觉得满足了”,为什么? (学生就这两个问题先自己思考,然后交流) [在孩子们的心里,月亮是美好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于是孩子们向往它,追寻它;不满足是因为孩子们好奇,求知欲强,但寻月的过程让孩子们明白:美好的事物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努力追求,心中也会有美丽的月亮。] 六、 谈感悟: 老师先谈,让学生点评,学生再谈,老师点评。 七、课堂小结: 附:板书设计 9、月迹 贾平凹 镜中月→杯中月→水中月→眼中月→心中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