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海燕》教案设计17 |
作者:都他完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3/26 9:55:41 文章录入:都他完 责任编辑:蓝星 |
|
海燕 一、 教学目标 1、 步了解作者及课文的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 2、 解象征、烘托、对比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3、 品味语言,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 教学重点 赏析海燕形象,领会作品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①看图进入课文学习 ②简介作者 二、整体感知 1、 教师配乐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朗读时的重音、停顿和语速的处理。 2、 学生自由朗读 3、 指明一名学生朗读,并思考:本文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海燕,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学生自由回答,老师伺机点拨 动作:飞翔——飞舞 碰着,冲向——穿过,掠起 声音:叫喊——大笑,号叫 环境:越来越恶劣 (烘托) 补充:为什么把海燕比作精灵? 提示:注意朗读的指导 三、 质疑探究 1、 文中为什么还要写到其他的海鸟? 2、 这篇文章的目的仅仅就是来赞美海燕吗? 插入:写作背景,象征手法的有关知识。 3、 讨论文中的意象的象征意义。 海燕——象征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的先驱者 暴风雨——象征风起云涌的革命运动 风、云、雷、电——沙皇反动统治的黑暗势力 大海——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 海鸥、海鸭、企鹅——形形色色的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 4、 自问世以来,《海燕》便以深刻的思想性和高超的艺术性,赢得众多读者的喜爱,它不仅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呼声,它也具有现实意义,抛开时代背景,你觉得海燕可以象征什么? 教师可准备:①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② 勇于挑战困难的人 四、拓展延伸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