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九年级下 >> 九下六单元 >> 教案正文
《愚公移山》教案设计13
        ★★★
【字体:
《愚公移山》教案设计13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2-17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文中“之”、“焉”等虚词的用法,懂得句意。

2.领会这则寓言丰富深刻的内涵,认识愚公精神之可贵。

二、难点、重点分析

《愚公移山》难句解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万仞”的“万”是约数,“七百里”的“七百”能够是实数么?看来不可能。《孟子·离娄上》:“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七”表多数,“三”也表多数。平明有“三分军事,七分政治”、“三分用药,七分治疗”等说法,“七”也是虚表多数。“七”的十倍数“七十”也可以表多数,《汉书·萧何传》:“平阳侯曹参身被七十创。”《文选·李康(运命论)》:“应聘七十国,而不一获其主。”“七”的百倍数“七百”也可以虚表多数,东方朔《答成难》:“太公封于齐七百岁而不绝。”《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现在计算起来,这条路只有四百多里。《三峡》中又有“其间千二百里”,“干二百里”也是虚表多数。

译文:“太行、王屋两座山,纵横好几百里,高度竟有万仞。”古代数词直接连着名词,很少加量词。译成现代汉语,既加量词,又把“十”以下的“二”换成“两”。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跟上句讲数一样,“冀州”既然是确切地点,“河阳”能够不是确切地点吗?看来也不可能。“河阳”在黄河北岸。古代是县名,秦秋时是晋国的城邑,汉朝才设置县治,在河南省孟县的西部。杜甫《石壕吏》“急应河阳役”的“河阳”也在孟县一带。《课本》注“河阳”为“黄河北岸”,言犹未尽。现在西安到河阳有汽车直达。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惩”,可能有两种解释:①不及物动词增加意动用法,就是“以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为惩”;②增加为动用法,“为山北之塞,出入之迂而惩”。古文训释几种说法常常可以并存。当然,在有的语言环境下又有优劣之别。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课本》没有给“河曲”作注。“河曲”本来指河流的一连串迂回曲折的地段,地段常常由泛称转为专称,这里的“河曲”不是指现在山西跟内蒙古自治区之间的“河曲”,而是指山西芮城西部风陵渡一带,因为这里跟孟县成一东西直线,太行王屋两座山横着,河曲一带也受阻,因此智叟也发言。

曾不若孀妻弱子。

①《课本》注“曾”为“并”,是加重肯定语气的副词。“曾”有作“并”讲的,但这里不是。“曾”作“乃”讲,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就是”,它兼有夸张语气的作用。当“曾”这样用的时候,多半跟“不”配搭。又如:“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史记·赵世家》)“他自立为帝,曾无一介之使报者。”(《史记·南赵传》)疑问的用“何曾”:“尔何曾比予于管仲?”(《孟子·公孙丑上》)上文有“曾不能毁魁父之丘。”

②“孀妻弱子”是偏正词组还是联合词组?据下文“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当是联合词组,“弱于”也有积极行动。“弱子”并非疲弱的孩子,而是“孺子”的异写,“弱”、“孺”同在“泥”纽;“弱”在“药”部,“孺”在“侯”部,主要元音近似。”“弱子”可能来自《韩非子》。《韩非子》的“弱子”凡六次,都跟“慈母”并见;如:“慈母之于弱子也。”(《解老》)“慈母逃弱子。”(《说林下》)这样,“孀妻弱子”看成联合词组好些。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教师: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同学们知道吗?听说过吗?知道的,听说过的,请举手J(同学举手毕)好,这么多同学都知道。的确,愚公移山的故事,在我们国家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现在,请一个同学把这个故事讲一讲。(同学讲毕,教师酌情讲评)。

下面,我要请同学们来回答两个问题:①愚公这位老人具有哪些可贵的思想精神?②为什么说他的这些思想精神是可贵的?(叫几名同学回答。酌情讲评。不忙在此作出答案。)

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就出自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则寓言,它选自《列子》这部书。等我们把这篇文章学完,懂得了它的文意,掌握了它的内容,领会到其中的涵义,再来看看这两个问题该如何回答,心中就会更加清楚了。

(二)教师范读一遍课文。

(三)正音(可先写在小黑板或大卡片上)。

(四)同学朗读课文

叫两名同学朗读课文。朗读毕,教师讲评,强调除注意字音,还要注意句读。如:“方/七百里”,“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投诸/渤海之尾”,“始/一反焉”,“曾不若/孀妻弱子”,“河曲智叟/亡(wo)/以应”“无/陇断焉”。

(五)讲解课文

第一段

1.学生齐读第一段。

2.词语、句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①之南,河阳②之北。”“方七百里”:四周各七百里;“方”,方圆,指面积。“仞”: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本”:原本。①②“之”:的。“河”:黄河。“阳”: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做阳,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阴。

3.内容。

提问一“方七百里,高万仞”,这两句写什么?其用意何在?

讲解 这两句写太行、王屋两座山异常高大。写此二句,用意在于说明要挖掉这两座山简直是太难了,这件事非平常人所敢想、所敢为。这两句为后面写愚公作了铺垫。

提问二“本在冀州之南”中的“本”,去掉行不行?为何要有此字?

讲解 有此“本”字,说明了这两座山原先的位置所在,这就为山被移走打下伏笔。若无“本”字,这句就失去此意,无此作用。

提间三 从寓言故事这个角度看,先写这段有一个作用,是什么?此作用在哪个词上特别有体现?

讲解 这段是愚公移山故事的前奏。先写这段是要为故事制造一个“悬念”:这么高大的两座山已经不在原先的地方,这是怎么回事呢?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力量使这两座山变动了位置呢?有此悬念,增加了故事的吸引力,激起读者探求答案,乐读文章的兴趣。这个悬念在“本”字上特别有体现。

第二段

教师启发提问:愚公为什么要发起移山呢?愚公召集的“家庭会议”开得怎么样?

(1)引导学生学习“北山愚公者……聚室而谋曰”,重点学习“且”(将)、“惩”(苦)、“之”(主谓之间助词)等词的解释。

(2)分析”家庭会议”。

①愚公提出的“移山” 目标代表了“北山”人的共同愿望,首先就是“杂然相许”。

②愚公妻“献疑”是:第一,出于对丈夫的关心。学习“以君之力”句,重点掌握:“以”(凭)、“曾”(并)、“如—…·何?”(把—…·怎么样?)、“焉”(哪里);第二,提出“移山”的具体问题,完全是为了更好地完成“移山”任务。

③意见一致,立即行动。重点掌握:“诸”(之于)、“遂”(于是)表示立即付之行动、“箕畚”(用箕畚装石)。

(3)教师发问: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几个人?启发学生回答。学生可能回答“四个人”。(三夫加一“遗男”)把“愚公”漏掉了,说明:在“遂率子孙……”句的句首省略了主语,主语应该是“愚公”。

(4)教师继续发问:写愚公及其子孙们移山,为什么要穿插京城氏之孀妻弱子“跳往助之”的情节?

启发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明确:①“遗男”“跳往助之”,表示得到了邻居的支持,连小孩子都来了,说明是“北山”人的共同愿望;②从表达上看,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避免了单调,“跳往助之”四字,把孩子欣欣然的神态写出来了。(这一段文字中,着重掌握:跳,动词,换牙;始,才,说明路程之长;“反”同“返”)

(5)归纳第2段,回答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课文第2段一开头的两句话是故事的开端,提出了“移山”的问题;第2段的最后三句话写了“移山”劳动,这是与自然界的斗争。至于“移山”中的与人斗争,则要在下面第3段讲到。

(6)总结

提问一 第二段的内容包含哪两层意思?

讲解 故事从这段开始。这一段包含两层意思:①“北山愚公者……隐士之北。”写老愚公决心铲平这两座大山,除去进出道上的阻碍,他的打算得到家人的赞同。②“遂率子孙……始一反焉。”写老愚公领着家人投入开山除障,运土搬石的艰巨劳作,邻人孀妻的小孩子也跑去和他们一同干起来。

提问二 这一段写了愚公的什么思想精神?

讲解,这一段写愚公具有崇高的思想、宏远的志向、坚强的决心。愚公要开山除障的打算是为子孙后人着想,泽及后人,他的思想是崇高的;愚公要子孙们和他一起“毕力平险”,开出一条通豫南,达汉阴的道路,亲自领着子孙坚韧不拔地挖山运石,其志向之宏远、决心之坚强可知。

提问三 这段写“其妻献疑”,用意何在?

讲解 写“其妻献疑”,用意有二:①突出愚公具有宏大的心愿、坚强的意志。其妻认为开山平险一事太难,不仅挖掉这两座大山非愚公之力所能及,而且挖出的土石放到何处也是一大难题。其妻的这些顾虑,愚公当然是考虑了的。但是,愚公为了子孙后人出入不受阻碍,他以宏大的心愿、坚强的意志下决心要开山平险。②突出愚公对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有正确的认识。他知道仅凭自己“曾不能损魁父之丘”的这点力量是完成不了这件事的,但他相信他的子子孙孙“无穷匮”,“而山不加增,何若而不平?”他有征服自然的信念。

第三段

1.词语、句子。

“河曲智叟笑而止(1)之曰:‘甚矣,汝(2)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3)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叟:老年人。而:连词,并且。止:阻止。(二)之:代词,代愚公。“甚矣,汝之不惠”:倒装句,意思是你太不聪明了。甚:形容词,厉害。(2)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惠:通假慧,聪明。以:凭。残年:余年,指人的晚年。残:剩余,将尽。(3)之:的。毛:草。其:表反诸,相当于“难道”。如—…·何:对(把)……怎么样。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1)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2)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1)而山不加增,何苦(2)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1)(2)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固:鄙陋。彻:通达。若:如,及。弱:年少。虽:即使。焉:语气助词。穷;终极,尽。匮:穷尽。也:表示判断语气。(1)而:但是,却。加:增加。若:愁,苦恼。(2)而:连词,还。亡以:没有法子,不能;亡,通假“无”。应:应答,对答。

2.内容。

提问一 智望先是言“甚矣,汝之不惠”,后则说“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其用意是什么?

讲解 智叟之先言表明他自视聪明,而嘲笑愚公之不智,为了加强其嘲讽之意,他还用了个倒装句;智叟之后说是在责难愚公之不自量力,连山上的一根草也无力除之,却要去挖山掘石。出言不逊的智叟,自视聪明,傲慢待人,其实是个识陋智拙,胸狭见短之人。

提问二 愚公是怎样针锋相对地驳斥智叟的?愚公的话表现了他的什么思想精神?

讲解 愚公首先斥责智叟自视聪明。“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斥其思想认识真是鄙陋到极点,简直达到了不通事理的地步,比起孀妻弱子来也还差得远。接着,愚公驳斥了智叟的责难。愚公指出:虽然我完成不了开山平险之事,但我的子孙后代会接着继续干下去,我的子孙后代是“无穷匮”的,而山却再也不会增高加大,这样一代接一代地干下去,何愁山不能平呢?愚公的驳斥令智奥理屈词穷,无言以对,愚公的这些话表现了他的志向的宏远,心愿的挚诚,意志的坚定,愚公对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有正确的认识,他有战胜自然的信念,这种信念是愚公开山平险意志坚定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基础。

第四段

1二 词语、句子。

“操蛇(1)之神闻(2)之,惧其不已也,告(3)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M子负二山,一盾朔东,一盾雍南。自此,冀(4)之南,汉(5)之阴,无陇断焉。”操:执持,拿着。(1)(4)(5)之:的。(2)(3)之:代愚公开山平险之事。已:停止。告:上报。于:对,给。感:感动,这里的意思是为—…·感动,为动用法。诚:真诚。负:背。厝:通假“措”,安放。朔,朔方,古地名。雍:雍州,古九州之一。陇断:即垄断,断而高的山冈。焉:语气助词。

2.内容

提问一 本段有哪两处与前文照应?

讲解 本段与前文照应之一,“惧其不已”与前文愚公之言“虽我之死,有子存焉……何若而不平”照应;之二,“冀之南”与首段“本在冀州之南”照应。

提问二 这则寓言的结尾写天帝“感其诚”,命大力神背走二山,以此作结,好与否?这个结尾是宣传封建迷信呢,还是具有神话色彩呢?

讲解 这则寓言以神话作结。这样作结有三个好处:①赞颂了愚公心意之诚,意志之坚,突出了故事的主题。愚公开山平险心意之诚、意志之坚,使山神“惧”了,天帝也受之感动。②增添了故事的瑰丽色彩,如此作结,既富于想象,又离托深情。③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美好愿望,借神力惩服自然,以实现愚公之志,这是人们的共同心愿。

(三)词语总结。

实词(从略)

虚词

之①的。“冀州之南”。②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③代词。“跳往助之”(代人);“告之于帝”(代事)。

而①顺接,前后是谓语。“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②转接,但是,却。“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③连接状语与谓语。“面山而居。”

且①将近。“年且九十。”②况且。“且焉置土石?”

于①达到。“达于汉阴。”②对,给。“告之于帝”。

始①正当,刚刚。“始龀。”②才。“始一反焉。”

焉①哪里。“且焉置土石?”②语气助词。“始一反焉。”

以 凭。“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700里,高达万仞,原本是在冀州的南边,黄河的北边。北山的愚公,年纪将近 90岁,面对着大山居住。他苦于大山阻隔挡道,进出绕道路远,召集家人来商量,说道:“我和你们竭尽全力把这两座大山挖平,铲除阻碍八让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抵达汉水南岸,你们赞成吗?”家人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凭您的气力,连魁父这座小山也不能挖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况且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又往哪里放呢?”家人们说:“把土和石头放到渤海边上,隐上北边。”于是愚公领着能挑担子的几个子孙去了,他们凿石挖土,用箕畚盛土石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相助。一年冬夏换季的时候才返回一次。

河曲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道:“你太愚蠢了!凭你在世上剩下的这点日子,残存的这点气力,连山上的一根草也动不了,却能把大山的土石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道:“你的见识真是鄙陋得很,鄙陋到不通事理的地步,竟然连寡妇孤儿都不如。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听;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无穷无尽的,可是山却不再增高加大,何愁还不能把山挖平呢?”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手中握蛇的山神听到这件事,怕他挖个没完,就上报给天帝。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了,派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这两座山,一座放到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到雍州的南部。从此,从冀州南部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课堂教学设计II

一、教学目标

(同“课堂教学设计I”)

二、难点、重点分析

(同“课堂教学设计I”)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解题。

1。板书课题:愚公移山

2.布置学生看本文题注,了解文章出处。

3.提问:什么是“寓言”?(学生查词典,先说明“寓”字的含义,然后根据词典中“寓言”的条目说明这是一种什么体裁。)

4.教师小结,同时布置自读:大家查了词典,知道了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愚公移山》就是一则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好寓言。老愚公的故事是大家早就熟悉的,这是我们学习本文的一个有利条件。这一堂课,请同学们借助于词典和课本的注解,逐字逐句读懂课文,然后想一想:这个故事寄寓着什么深刻的道理?我们应该从中受到什么教育?自读中有什么疑问,请大家在书上打个问号,准备提出。

(二)学生自读。教师板书要特别注意的词语(见“教学目的”一),学生边读边在这些词语下加着重号。教师行间巡视,随时了解学生自读情况。

(三)检查自读:

1.学生齐读全文,结合正音:

2.学生质疑。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后,尽量要求他们自己查字典或在老师的引导下共同讨论求得解决。教师只解答学生经过努力仍然无法解决的问题。

(四)教读新课。

1.初步理清“人”和“事”。

同学们提了不少问题,说明预习是认真的。许多问题经过大家一起思考,都得到了解决,可见只要开动脑筋,同学们是能够自己读懂的。现在由老师提出一些问题来问大家,看看大家对课文究竟理解得怎么样。

(1)提问:这则寓言一共写了哪些人物?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人物表: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

(2)提问: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智叟是个年轻人吗?那个“遗男”姓什么?有几岁了?他去移山,他的爸爸肯吗?

通过问答,明确下列词语的含义:年且九十——且,将。智叟——叟,老头。京城氏——氏,姓;京城氏,姓京城的。始龀——龀,齿旁,小孩换牙;始龀,七八岁。孀妻有遗男——那孩子的爸爸死了,他母亲是“寡妇”,他自己是“孤儿”。“遗男”是生下来以前就死了父亲的孩子。

(3)提问:再请大家计算一下,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通过问答,引导学生读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一句:本句省主语“愚公”;“荷担者三夫”即“三个能挑担的男子(子孙)”。全句意思是“愚公就率领了子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运到渤海边上(去扔掉)”。这样看来,愚公一家一共去了四个人,再加上京城氏孀妻的遗男,一共五个人参加移山劳动。

(4)提问:“移山”这件事做起来困难吗?他们的劳动艰苦吗?

通过问答,明确下列词句的含义和作用:方七百里,高万仞——方,方圆、面积,方七百里,写山之大,是约数;仞,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切,万仞,虚指,极言山之高。山又高又大,说明移山之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冬夏换季(即一年),才往返一次。说明劳动的紧张、艰苦,也显示了愚公移山决心之大。

教师小结: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太行、王屋二山又高又大,愚公他们人数不多,而且老的年近九十,小的才七八岁,工具又落后,要移山的确是千难万难的。在艰巨的任务面前,最能显示出人们不同的精神面貌。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人物表”里的这些人,在“移山”这个巨大的困难面前各自表现了怎样的精神面貌。

2.人物分析——重点:智叟和愚公妻;并愚公子孙、遗男。

愚公妻和智叟讲的话差不多,态度似乎很接近。我们的分析就从这两个人入手:

(1)学生朗读有关语句,进行比较: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2)提问:哪些话只有愚公的妻子讲而智叟不讲,哪些话只有智叟讲而愚公的妻子不讲?即使是两个人都讲的话,在内容和语气上有什么差别?

通过问答,要求学生明确:

“甚矣,汝之不惠。”这句话是只有智叟讲的。倒装句式的运用(谓语“甚矣”提前),强调了愚公不聪明的程度,说明了智叟对愚公的轻视。愚公的妻子是不会讲这样的话的。

“且焉置土石?”这句话是只有愚公的妻子能讲的。“况且把土块和石头放到哪里去?”她有这个疑问,说明她对自己丈夫去移山更多的是关心和担心,不同于智叟的根本否定。智叟是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的。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这两句话,句式相同,内容相近,但表达的语气、感情却很不相同。愚公的妻子说:“凭您的力气,还不能削平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这是很合乎情理的疑问。智叟却说“凭你这一大把年纪和剩下的一点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棵草,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啊?”话说得过于夸张,带着讽嘲的意味;“其如土石何”与“如太行、王屋何”句式相同,但智叟的话中多一“其”同“岂”,加强了反问的语气。这些都说明了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反对和嘲笑,亦即反对得更加强烈,跟愚公的妻子的“献疑”有所不同。

再从称谓看,愚公的妻子称愚公为“君”,智叟则称愚公为“汝”,显得不客气,也说明了智叟对愚公轻视的态度。“汝”在文言里一般是轻贱的称呼。

教师小结:愚公的妻子对移山的态度是“疑”,智叟而是“笑”和“止”。“近似之迹,不可不察”,读书时经常注意从“近似之迹”的比较中找出它们的相异之处,就可以把死书读活,发展我们的思维能力。

下面再来讨论另几个人对移山的态度:

(1)提问:愚公的子孙对移山的态度怎样?学生找出“杂然相许”、“杂曰:‘投诸渤海之尾……”’两句。“杂然”、“许”写出他们纷纷赞同、坚决支持的态度。“杂曰”句则进一步写他们不仅赞同,而且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解除了愚公的妻子的“疑”,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

(2)提问:那个“始龀”的“遗男”对移山怎样?

学生找出“跳往助之”一句;“跳”、“助”,说明这个孩子是乐于相助、积极参加的。

教师总结:上面我们比较了除愚公以外几个人对移山的态度。现在我们把课文中的有关部分再朗读一遍。学生朗读(从文章开头读到“其如土石何”)。

(五)提问:愚公多大年纪?(年且九十)太行、王屋二山有多大多高(方七百里,高万仞)凭愚公的一点力量能不能把山移掉?(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那么愚公坚决主张移山,是不是太笨了呢?

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展开充分讨论以后,教师继续启发提问:要看愚公笨不笨,关键在于弄明白他对移山这件事是怎么考虑的。请先想想:是什么情况引起愚公移山的动机的?

学生回答“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教师讲解“惩”字含义:惩,苦,是意动用法;此句意即“以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为苦”。板书:痛感迂、塞之苦。

追问:山移掉以后的好处,愚公想过没有?

学生找出“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指”、“达”与上文“迂”、“塞”相对;阴,是水南山北。教师板书:确知移山之利。

追问:那么,愚公认为山一定能移掉的理由是什么呢?他是怎样针锋相对地驳斥智叟的反对和嘲笑的?

学生找出“汝心之固……何苦而不平?”

启发:这段句子念起来感到特别有力,这是什么原因呢?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顶针”的修辞作用:一句顶着一句,充分表现出语言的力量。“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是对“甚矣,汝之不惠”的有力回答;“……子又生孙,孙又生子……”顶针法的连续运用,显得子子孙孙,绵延不绝,最后总结一句“子子孙孙无穷匾也”,使人感到特别有力。

继续追问:“而山不加增”,这个“而”字的作用是什么?“加增”是什么意思?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而”字的转析作用;“加”是“更”的意思,“加增”就是“更增高”,“不”是“增加”的倒装。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然而山不会更增高了,挖去一点就少一点,这样一算,自然引出了一个结论:“(山)何苦而不平?”这个结论水到渠成,很有说服力,无怪智叟要“亡以应”了。这就说明愚公在移山之前考虑得很周到,他不仅“痛感迂塞之苦”,“确知移山之利”,而且还“深明可移之理”(板书。)一个笨的人能这样考虑问题吗?

进一步追问:那么为什么有人觉得愚公笨呢?

教师启发谈话:这样的事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屡见不鲜的,例如雷锋同志,不是也有人说他是“傻子”吗?这是什么原因呢?通过谈话,引导学生认识:要解决愚公笨不笨的问题,关键在于用什么观点去看愚公移山的精神。用“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观点去看,愚公不仅不笨,而且是一个大智大勇的人。这叫做“大智若愚”。

(六)提问:既然愚公不笨,那么反对愚公移山的那个智叟,是不是聪明老头呢?

学生议论,教师小结: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这种人自以为聪明,其实不过是一点“小聪明”罢了。可见“愚公实不愚,智叟未必智”。这就是这篇寓言中“愚公”和“智望”的取名所离有的深意。“叟”是老人的意思。

(七)提问:我们再来看一看最后一段文章。有人说,这个故事到最后还是靠了神仙的力量把这两座大山搬走的,这样看来,愚公到底是无能的。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

学生齐读最后一段,自由发表意见,教师小结:“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说明愚公移山的决心行动(不已),使山神都害怕了,不得不向天帝报告;“帝感其诚”,愚公的精神(诚)连天帝都感动了。这不仅不是说明愚公的无能,相反,恰恰显示了愚公移山的力量之大和精神的感人之深。愚公千百年来被人称颂,正是由于他这种排除千难万险、不达目的不止的顽强精神。

(八)课堂练习:

1.学生齐读全文,要求:从文章的遣词造句、谋篇立意,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深刻寓意。

2.指定一个学生口译第3自然段,如有误译,共同订正。

3.发课堂练习资料:

给下面一段文字加上标点符号,并概述大意。

甲乙二生共读《愚公移山》。生甲掩卷长息曰:“甚矣,愚公之愚!年且九十而欲移山,山未移身先死矣,焉能自受其利乎?”生乙曰:“愚公之移山也,盖为子孙造福,非自谋其私也。以利己之心观之,则谓愚公不惠;以利人之心观之,则必谓愚公大智大勇也。”生甲亡以应,默然而思。生乙复曰:“今欲变吾贫穷之中国为富强之中国,其事之难甚于移山。我十亿中国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生甲动容曰:“善哉,君之所言!愚公不愚,我知之矣。”(发给学生时不加标点)

检查练习结果:

1.指定学生加标点并口述大意。

2.要求学生找出其中两个倒装句(“甚矣,愚公之愚”、“善哉,君之所言”)并作解释。

3.要求学生找出这一段文字中的关键句(我十亿中国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教师点明: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为祖国的四化建设奋斗不懈,这就是我们从《愚公移山》这个寓言故事中受到的有益启示和深刻教育。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