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九年级下 >> 九下三单元 >> 教案正文
《谈生命》教案设计6
        ★★★
【字体:
《谈生命》教案设计6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2-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文中生字、生词的写法和基本含义

    如:骄奢、荫庇、芳心、怡悦、云翳等。

2、正确理解文字中关键词语的含义,品位文中含哲理意义的语句

课文全篇都用形象化的语言写成,既生动,又含蓄隽永,值得认真揣摩,尤其下列两个句子:

1)有时候他遇到谗言险阻,他愤激的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的起伏催逼,直到冲到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

2)不是每一道江河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3、继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本文以典范优美的现代白话文写成,注入了感情,写出了气势,很适合朗读,应结合朗读揣摩文义。

(二)过程与方法

1、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和学生读书时背景音乐的播放创设情境,学生在教师积极有效的帮助和点拨下,以读为主线,开展研究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锻炼创新素质。

2、学习文章运用比喻的方法说明抽象事物的写法

课文以“生命像东流的一江春水”、“生命又像一棵小树”比喻人生,具有很强的隐喻性,描述春水和小树的行动和生长的现象,生动形象,给人以审美享受,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比喻方法的运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生命的意义,勇于战胜困难,热爱生命,积极投入生活。

培养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四)创新素质培养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志向、创新思维和创新想象

 

二、教学分析处理

(一)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富含深刻哲理的散文。作为20世纪的同龄人,作者当然深知“生命”的深刻含义,但文章没有在“生命”的定义解释上做文章,而是把抽象的“生命”理念化为具体的物象,描绘出一幅幅生命的图画,让我们从这些可视可感的画面中去领悟、认识生命的真谛。

(二)学生分析

文质兼美的散文,寓抽象的概念为具体的物象,学生一定喜欢。但文章中有不少语句含义很深,与学生的人生体验有相当大的距离,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学中应让学生结合体会自由谈,教师适当点拨,不硬性强求。

(三)“重点”、“难点”、“创新点”、“德育点”、“空白点”的确立

重点:

1、学习运用比喻的方法说明抽象的事物。课文以“生命像东流的一江春水”、“生命又像一棵小树”比喻人生,具有很强的隐喻性,描述春水和小树的行动和生长现象,生动形象,给人以审美享受,教学中应重点引导学生学习。

2、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生命的意义,勇于战胜困难,热爱生命,积极投入生活。

难点:正确理解文中关键词的含义,品味文中含哲理意义的语句。

德育点:在自由研读、结尾讨论和“巩固与创新运用”环节提示学生品位“生命”的内涵,与“生长”和“积极人生”的应有之义。

创新点:巩固与创新性应用环节中,让学生选用一种恰当的形式,表现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空白点:多处设置空白,主要体现在解决重点,突破难点中。学生自由研读,小组讨论解决重点。齐读结尾,学生提出问题,全班讨论解决问题,突破难点等。

 

三、教学内容

本文围绕两个比喻展开,“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生命又像一棵小树”,形象的描述了生命的各个阶段和人的一生将要面临的各种经历。两个比喻是本文教学的主要内容。

                     

                                  冰心

 

 春水       小树

 

四、教具的选择与使用目的

本课教学采用自制多媒体课件,展示直观的、感性的情景材料。其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教学,使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较深的层次,使想象之路更为宽畅,学习记忆更为深刻持久。

 

五、教学过程

本课采用师生合作研究体验创新教学程序,重视诵读,诵读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

(一)创设问题情境(情境导入)

1、教师播放冰雪消融、种子发芽等多媒体画面,创设情境,学生欣赏感悟,请学生谈谈看了此画面后联想到了什么。(稍停)

2、教师导语:我们大多数同学都联想到了春天、成长和生命,跨越时间的长廊,放眼世界万物,在世界的每个角落,每一刻都会有生命的诞生和结束。“生命”是古往今来,许多大文豪及“迁客骚人”们常谈常新的话题。生命是什么?我们该怎样对待生命?不同的人会告诉你不同的答案。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谈生命的散文,一起来听一听冰心对生命持有怎样的看法。

(二)师生合作研究探索

1、快速默读,体会文章内容与情感

1)请学生打开书,速读课文,体会文章情感与内容。

(本环节意在使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教师播放音乐创设情境,学生默读全文)

2)设计问题:同学们喜欢本文吗?为什么喜欢本文?此文有什么特点?

(让学生畅所欲言,多角度挖掘本文闪光点。教师点拨,强调一点:比喻手法的巧妙运用。)                   (空白点)

2、自由研读,分析文章比喻的妙处

教师提出问题:联系生活实际,找出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说说其中比喻妙在何处。

(留空白,尊重学生的选择,有观点后可讨论,学生可以从关键词、哲理句、结构形式多角度进行分析,解决本课教学重点,同时教师适时进行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德育渗透。)

(本环节是本课主体部分,教师依旧播放舒缓的钢琴曲,学生自由研读课文,此处既是重点、空白点,也是德育点。)

3、朗读欣赏,更深层品读课文

请学生看大屏幕,带着对生命的珍惜与敬仰,再一次品读课文的比喻部分。教师可对学生说:“哪位同学愿意站起来挑你感悟最深的段落,朗读给大家欣赏?”

(尊重学生选择,留空白,请学生朗读喜欢的段落,教师配与课文相联系的“春水奔流”、“小树生长”等声情并茂的多媒体演示,让学生欣赏,加深学生的体验,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内涵。)

(这也是重点和德育点)

4、齐读结尾,品味哲理语句的含义,把握主旨

1)深层启发;本文再现了冰心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目标的执着追求,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深邃的理解,请同学们一起读课文结尾部分,提出你读不懂的内容,可以是词,也可以是句,也可以是形式,一会儿我们一起研究。

(结尾部分与学生人生体验有一定距离,本环节主要解决教学难点,领会文章主旨,齐读课文后,留空白,让学生自己研究、体验、品味,提出问题。)

2)全班讨论,各抒己见。

(通过分析“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构成一个美丽的黄昏”对学生进行勇于战胜困难,热爱生命的教育。这是难点、空白点和德育点)

(三)巩固与创新运用

通过这节课的研究学习,我们对生命已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感悟,此时,教师可用启发的口吻对学生说:“冰心用散文,梵高用画,大家愿不愿意寻找一种恰当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本环节是这节课的创新点,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感受,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灵活性思维,充分发展学生个性,采用各种形式表现自己对生命内涵的感悟,同时进行德育渗透。学生自行准备,如果需要还可以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学生可利用绘画、演讲、诗歌、快板等形式来表现。)                 (创新点)

(四)反思与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知识上:

思想上:

方法上:

(教师请学生概括总结,留有空白,教师从以上几个方面加以引导。)

(五)课程结束

最后,让我们伴着贝多芬铿锵有力的命运交响曲,聆听着同学们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来结束这节课的学习。

(教师播放慷慨激昂的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在这个曲子的伴奏下,聆听同学对生命的感悟,及生命寄予,来结束本课;此种方法留有空白,有余音绕梁之感,再次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与热爱。)

六、教学体会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