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九年级上 >> 九上三单元 >> 教案正文
《孤独之旅》教案设计8
        ★★★
【字体:
《孤独之旅》教案设计8
作者:段勇    教案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9-3
    教学目的:1、体验成长的感受。
              2、学习小说的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3、学习小说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成长体验,细节欣赏
    教学难点: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预读
    1、导语:同学们到了初三,身体长高了,都觉得自己长大了,但是你心理“长大”了吗?这篇课文描述了一个少年,因家道中落而失学,不得不跟随父亲到芦苇荡里去放鸭。生活的艰苦、精神上的寂寞,压迫着他同时也锤炼着他的身心。在一场暴风雨后,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在人生的旅途上,每个人都要长大。你有这样“长大”的体验吗?
    2、作家简介: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现为全国作协委员,北大教授。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等,小说《草房子》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
    3、预读课文。要求:疏通大致情节,划出精彩细节和优美的句子。
    4、积累词汇。
    ⑴读准字音:    嬉闹    觅食    驱除    旧茬儿    戳破    撩逗
    ⑵解释词语
  厚实:富裕。                       觅食:寻找食物。
  嬉闹:笑着闹着。                   驱除:赶走,除掉。
  回应:回答。撩逗。                 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二、情节梳理
  开端:写杜小康因家道破落不得不辍学跟着父亲去放鸭。
  发展: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的感受。
  高潮:写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苇荡中遇到暴风雨的情景。
  结局:写鸭子们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
    三、细节与成长
  ①“我要上岸回家……”——幼稚、软弱、恋家
  ②“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克服想家,展望未来
  ③“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感到自己的渺小和软弱
  ④梦到母亲,哇哇大哭,“我要回家”——幼稚软弱,已经受磨练
  ⑤遇到暴风雨时的种种表现——镇定、勇敢、坚强、负责
  ⑥找到鸭子又迷路时,他哭了起来——情绪的发泄。是委屈的,激动的哭
  ⑦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想起母亲……长大了,坚强了——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勇敢坚强的面对现实
  ⑧他惊喜地发现鸭下蛋了——成长的自豪和骄傲
    “孤独之旅”的含义是:杜小康在孤独中成长的过程。
    四、环境与语言
    1、自然环境描写为人物成长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背景。
   试找出小说环境描写的段落,说说这样的环境描写对表现杜小康的成长起什么作用。
    ——①鸭群:鸭子的恐惧衬托了主人公的恐慌
                鸭子的长大是杜小康成长的写照
        ②芦苇荡:前部分那无边无际的芦苇荡制造了杜小康的恐惧与孤独
                  后部分的芦苇荡衬托了杜小康的“长大”
        ③暴风雨:给了杜小康成长的机会和舞台。
    2、语言有的生动细致,有的意味深长。
       试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品味体会。
    ——如:“鸭群在船前形成一个倒置的扇面形”
            “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
            “鸭们也长大了”……
    五、漫话成长
  以“我的成长”为话题说说自己的成长经历。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