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安塞腰鼓
执教:樊友翠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理解排比句、感叹句对表达感情,增强语势的作用。
2、      感受本文所抒发的生命律动的激情。
3、      领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      训练朗读能力,体会文章的气势。
5、      培养捕捉关键语句的能力,锻炼理解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投影演示法、讨论法、审美欣赏法、多种形式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价值态度观:
1、      朗读品味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感受安塞腰鼓的美。
2、      感悟用语言表现声音的艺术美,感受音乐壮美的一面,领悟生命力量的伟大。
二、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气势恢宏,语言简洁有力,铿锵激越,很适合朗读,在课堂教学中,贯穿朗读训练,并且以朗读带动理解,在朗读中体会和领悟。
三、教具准备:腰鼓、相关课件
四、师生互动设计:
1、      教师引导,学生自读。
2、      朗读表演,体会文章。
3、      讨论分析,把握文章。
五、教学过程:
(一)          音乐导入,提示课题。
1、      学生谈感受。
2、      师小结,课件展示课题:安塞腰鼓。
3、      欣赏安塞腰鼓,感受气氛,学生节奏练习。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教师范读课文。
2、      学生自由朗读。
3、      学生谈感受。
4、      个人朗读,其他学生评议。
(三)          多种形式朗读,体会文章气势,理解排比句。
1、      自由朗读——叠加读。
2、      击桌子、赞叹、交替朗读。
3、      学生比较前两种方法,带来的不同感受,引出排比句。
(四)          寻找美点,赏析课文。
(五)          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解答。
(六)           教师总结,结束新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