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七年级下 >> 七下一单元 >> 教案正文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设计4
        ★★★
【字体: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设计4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20

                  资料卡片

 卡片1

在我国文学史上,普希金享有极高的地位,他一向被尊称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诗歌的太阳”。别林斯基曾这样讲过“只有从普希金起,才开始有了俄罗斯文学,因为在他的诗歌里跳动着俄罗斯生活的脉搏”。冈察洛夫称“普希金是俄罗斯艺术之父和始祖”。

(摘自卢永选编的《普希金文集——抒情诗卷》序)          卡片2

1924年,普希金写给老同学的一封私人信件被彼得堡警察局截获,信中写到:“读莎士比亚和圣经,圣灵偶合我的意,但我宁愿读歌德和莎士比亚。……这里有一位英国人,是位默默无闻的哲学家,我见到的绝无仅有的聪明的无神论者。他写了满满一千页东西,证明不可能存在的英明的造物主与统治者,同时把灵魂不灭的脆弱证据摧毁殆尽。”这封赞同无神论的书信,成为他被流放到普斯科夫省的偏僻乡村去的借口。在那里他受到当地警察局和教会监管。

(摘自徐鲁著《普希金是怎样读书写作的》)

 卡片3

普希金在米哈依夫斯克村开始过着与 外界隔绝的幽禁孤独而又凄凉的生活。最初,普希金在农村中感到非常孤独,寂寞,但是,经历磨难的普希金并没有因此而消沉,更没有悲观厌世。他整天埋头读书和创作。

  (摘自田国彬译《普希金诗选》)

 卡片4

普希金的思想、创作乃至为人都带有积极乐观的成分。他总是善于发现被审视对象身上的向上因素,对世事、人物的评价包含一分为二、同情宽容的精神。

 卡片5

它不同于青春年少时光的心境不定,那是一种青春期的烦恼,相反,它展示的是一种心绪的恬静,但在这恬静的背面仍可以触摸到心灵深处的悸动,仍可以听到扣响未来的声音。

 卡片6

弗洛斯特是一个旨在通过自己的诗歌说明某一哲理的诗人,他利用意象或比喻讲述他的心得体会,阐明他对人生、社会和宇宙的态度,正是由于他的诗歌不但富有智慧和哲理,而且常读常新——他的诗歌永远是耐人寻味的 ,使人不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摘自王誉公主编《美国作家论》)

 卡片7

《未选择的路》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著名诗篇。他堪称美国20世纪90年代最受欢迎的诗人之一,是美国非官方的桂冠诗人,他一生致力于诗歌的创作,主要写作并出版了10不诗集,这一首是第三部诗集《山的间隔》

                       教材分析

  这个单元安排的是以成长为主题的课文。

  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了解他人的成长足迹,正确对待成长中的苦与乐,得与失,成功与失败,要勇于面对生活,面对挑战;阅读课文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根据上下文揣摩精彩的、富有诗意的或感情色彩浓厚的语句,以便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因为由整体而局部,再由局部而整体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学习过程中必须把所学课文视为一个认知的整体,完整的感悟其人文的内容和精神的脉络,全面地感知文章所蕴涵的情意、主旨与事理,全面把握作者情感、认知发展的流程。整体感知是理解课文的第一步,要着眼于文章全局,通过自己的主观认知,综合地运用所学过的语文知识,对文章进行全面的通读理解,从而明确文章内部的相互关系,进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整体感知的内容可以是文章的背景、写作的意图、题目的含义、中心思想,也可以是文章的结构特征、思路线索、感情基调。

整体感知的程序是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话题以及写作的对象,捕捉信息,从文章的题目、提示、作者、出处、背景、注释等方面确定文章的写作意图与主旨;抓住关键,紧扣首括句、过渡句、小结句和重点句去理解文章的内容与情感的流向。

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是本单元的学习难点。

可以通过模仿、借鉴文章的写作风格与技巧,进行写作训练以突破难点。

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本单元文章所反映的主题的认识,可组织一些专题探究活动,如:探究成长的烦恼等。

学习过程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积累资料,在学习中解决问题,提高能力。

   课题:             《诗两首》

 课形:                阅读课

教学目标:

1.     反复朗读,理解诗的内容,体味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2.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诗中蕴涵的哲理,正确面对人生中的挫折与选择

教学重点:

1.          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          感悟诗中所蕴涵的哲理

教学难点:

        象征手法的运用

教法:

       自主、合作、探究方式

教学过程: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一)、导入新课:

             生活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人是大海上的一叶小舟。大海没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所以,人也总是有欢乐与忧愁,当突如其来的挫折与打击袭来,失意与彷徨燃烧着你的神经时,该怎么办?诗人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会帮你指点迷津。

(二)、整体感知:

悟读       

A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什么?

B 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方法:教师点拨朗读技巧,学生自读,同桌互读,讨论交流。

(生活中的挫折、磨难;磨难将是生命中的宝贵财富)

品读

 亮点探究:

a 你如何理解“欺骗”一词?

b如何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学习方式:精读,质疑,分组讨论,师生共评,达成公识。

  a 青年人往往对生活充满激情和美好的期待,往往简单的认为一切会像自己想象的那样,但人生道路上不仅仅有鲜花,也有荆棘。现实生活往往不尽人意,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完美。这里“欺骗”可理解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一种距离,及这种距离给人造成的心理落差和情感落差。

b 过去的生活经历虽然有挫折,有痛苦,三只有痛彻心扉,才能刻骨铭心。险恶与艰苦的生活经历就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标刻着一个人逐步走向成熟的印记,成为一生中最诚挚动人的回忆,让人永远怀恋。)

情读:

a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探究学习: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b 体验与反思:

  你被生活欺骗过吗?你是如何面对的?学了这首诗,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学习体会)

(三)、积累迁移:

1。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

2。对比阅读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了,你也将失去群星了。”体会两首诗道出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未选择的路》

(一)、导入新课:

        古今中外有许多对“路”的感叹,如战国时代屈原感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天我们来学一首也写“路”的诗。

        了解作者(资料卡片)

(二)、整体感知:

悟读

a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节内容

b 读了此诗,你有什么感悟?

a 思索——选择——选择后的惆怅——回顾叹息

b 学生各抒己见,互动交流)

品读:

亮点探究:

a 诗歌中“路”的含义,诗人为何取诗题为“未选择的路”?

b 诗歌蕴涵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方法:学生质疑,合作研讨,代表交流,师生评述

a诗歌借自然之路来 表达对人生之路的思考,运用了象征手法;诗人重点写的是未选择的路,主要是为了深化主题。B 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选择,在人生的岔道口,你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将决定你的一生如何度过。人只能选择一种人生道路,所以要慎重。但也要有魄力,勇于创新和进取。)

(三)、积累:

1、          体验与经历:谈谈你经历的一次选择与自己的感受。

2、          摘录并背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的名言。

(四)、作业:

读《离骚》

 板书:              诗两首

           积极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乐观

          慎重     《未选择的路》   魄力

教案点评:

     本课以“读”为线,通过各种形式的 读,把诗歌的朴素无华,含义隽永,平淡无奇的内容与见解朴实的语句中寄寓的深刻思考与哲理,突显出来,因为只有朗读,才能体会诗的 铿锵之声,起承转和,急迫舒缓,才能体会文章的气势、神韵、风格。亮点探究与情读,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诗的情感美,也让他们的心灵受到触动,引发深深的思考,让处于生活困境中的学生受到鼓舞,达到与作者情感的沟通。  

 

 

3A Disk网络硬盘